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个国家的年代广告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宝书网 >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>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个国家的年代广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个国家的年代广告

 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八十七章三个国家的年代广告1980年,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认真贯彻,广大人民再谈起“计划生育”的政策时,已不再躲闪、不再彷徨。

  张口闭口皆是之前的禁雨,上环、吃药、毙孕套……都成了随时可以展开与讨论的话题。

  浦江城中,一些颇具舶来特色的建筑群,在“计生”宣传标语的点缀下,散发着从未有过的时代气息。

  这一会,同样也悬挂了不少“计生”标语的美影厂里。

  面对忽然找上门的廖明祖,江山的一颗红心总算是可以安全着陆了。

  别看呆在剪辑室一上午的他,表现的稳稳当当、人五人六的。

  其实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市场对磁带的反应。

  可当廖明祖跑来告诉他市场的巨大反响后,江山又感觉这反应有点过于激烈了。

  “这么多……”

  ‘城市’两个字还没来及说出口,气已经喘匀的廖明祖就一把握住了江山的手:

  “江科长你真是太牛了,说磁带要大卖,果真就大卖了。

  说实话,前天你让我做好出货准备的时候,我差点都没当回事。

  你再看看现在,哈哈……哈哈哈……”

  笑声止不住的往外冒,这一会的廖明祖笑得痛快极了!

  “呵呵,”

  眼瞧着对方的兴奋劲,江山的笑容也开始灿烂了:“现在开心了吧,早跟伱说过没问题的。”

  “你这话我现在是真信了,从今早的第一个订货电话,到第一位上门要货的业务员出现……不想信也不行啊!”

  起先,设在招待所的门市部,只是接到了几家书店的大量补货电话。

  稍感欣慰的廖明祖,以为这就是江山所说的“大卖”了。

  可紧接着,浦江城各大商场的要货电话也响了起来。

  等到上午十点钟一过,一些商场的业务员也拿着之前收到的名片,上门要货了。

  直到那时,廖明祖才意识到了风向的变化。

  毕竟在这之前,只有书店的唱片柜台才能见到《蔷薇处处开》的磁带,而他们日夜思恋的商场却从没有向他们开放过。

  “刚刚你说广-州那边来电话了?”江山最在乎的还得是这句。

  “是广电的领导打过来的,说是一些城市的商家给他们打电话询问,为什么《蔷薇处处开》的磁带只有浦江有售?还问他们是不是在区别对待呢。”

  “是嘛?”

  “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,等回去了解后,我再给你打电话。”

  “行行行,”

  见廖明祖的语速越来越快,江山决定先挥手告别:“你赶紧先回去看看吧,路上注意安全!”

  “我是该走了,不然一会赶不上飞机了。”

  “机票都订好了?”

  “呵呵,还是你大哥帮的忙!”

  “嗯?”

  看着江山疑惑的表情,廖明祖这才想起是谁送他上这来的:

  “接到广-州的电话后,我赶紧就给你们报社打了电话。

  可接电话的小姑娘说你人没在单位,她见我有急事,就跑去通知了你大哥……”

  在廖明祖絮絮叨叨的话音里,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了剪辑室外的走廊上。

  江山笑了,走廊上的江海也笑了。

  ……

  就在廖明祖的身影即将消失在走廊尽头的时候,他再次停下了脚步。

  “江科长……”

  回头看向江山的那一刻,往事一一涌上了心头。

  【“廖总,香江的市场,我的确无能为力。但如果换个地方,我可以把它卖得一盘都不剩。”

  “什么?江科长你刚刚说什么?”

  “我说,我可以负责把这些磁带销售一空。”】

  “江科长,”人到中年的廖明祖,忽觉鼻尖有点酸涩:

  “谢谢你,无论最后磁带有没有销售一空,我都要好好的谢谢你。”

  “放心吧,”江山这点把握还是有的:“磁带肯定会卖得一盘都不剩,我的赔偿金你一分也别想拿到。”

  “哈哈哈,”越笑鼻子越酸的廖明祖,使劲的挥了挥手:“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。”

  “你快去快回啊,我可等着呢!”

  ……

  嚓——的一声,

  趴在二楼栏杆上的兄弟俩,点燃了手里的香烟。

  看着自己的小汽车快速开出了美影厂的大门,江海悠悠的吐出了一串薄烟:

  “看来太平洋的事应该是解决了,这前后好像也没多长时间吧?”

  “顺也不带这么顺的,”江山依然在纳闷:“难道就因为昨晚电视里播出的那场开机仪式?”

  要说一个浦江城还差不多,那么多城市一块有反应,也太超出他的预料了。

  自己手里的好几张牌还没来得及甩出去,战事居然就已经宣告结束了。

  江山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,毕竟开机仪式里虽然有朱逢博的出镜,却也没提到过半句蔷薇?

  “今天的报纸还没看吧?”一听老三问得那话,江海慢慢拿出了一份《东方都市报》。

  “这两天不是没顾得上嘛!”

  “快看看吧!”

  “正看着呢……”

  打开报纸的瞬间,江山就已经看见了真相。

  【文学大师沈丛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:

  我有一位浦江的记者朋友,听他说朱逢博有盒名叫《蔷薇处处开》的磁带在香江卖得很火。年轻的时候,我也非常喜欢这首歌。】

  【据戏剧大师曹禺日前反映:我一直想买一盒《蔷薇处处开》的磁带。

  听说由于内销的数量有限,目前只能满足浦江的市场需要。

  浦江的人民有福了,不知道咱们燕京什么时候能见到这盒《蔷薇处处开》。】

  “我的天……”

  江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:“原来门道在这啊!”

  “现在明白了吧,”江海和老三头挨着头瞧着报纸:“有这二位为磁带发声,你得少耽误多少功夫事啊!”

  沈丛文口中的那位记者朋友,江海一见就明白肯定是老三没跑!

  和其它各市的报纸一样,《东方都市报》随即就转发了这两条新闻。

  “谢了大哥。”搞清楚情况的江山,笑得愈发快活了。

  有这二位代言人在,“太平洋”的磁带还用着愁吗?

  “自家兄弟有什么好谢的,”江海可一直替弟弟盯着呢:“托你的福,家里现在连电话都按上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aoshuwang.cc。宝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